云南昌宁:苗族整族脱贫措施力效果好

 人参与 | 时间:2024-03-28 22:22:4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云南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昌宁措施”近年来,苗族空间之田园商妃昌宁县针对苗族地区和苗族贫困人口的整族特点,采取重规划、脱贫打基础、力效强产业、果好兴科技、云南提素质等措施,昌宁措施努力实现当前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的苗族有机结合,走出了破解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行之有效的整族路径,实现了苗族地区与全县同步脱贫摘帽、脱贫苗族人口与全县同步脱贫退出。力效

  昌宁县苗族人口主要聚居于勐统镇长山,果好空间之田园商妃更戛乡打瓦,云南耈街乡土皮、打平,珠街乡岔河、羊街、谷满,柯街镇联合、沙坝等12个村35个村民小组,苗族人口6273人。

  在实施苗族地区整族脱贫工作中,昌宁县始终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战略目标和让苗族同胞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目标,以加快脱贫发展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为重点,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劳动者素质提高为支撑,科学规划、整合资源、综合施策、长短结合,全面提高苗族地区脱贫和持续发展能力。到2019年末,苗族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末的4250元增加到11328元,增加7078元,增长166%。

  为彻底改变苗族地区发展落后的面貌,昌宁县高度整合财政资金目资金,集中力量解决当前苗族同胞最关心、最急需、最现实的问题。重点规划实施9项工程,由相关责任部门纳入“十三五”规划优先实施。从2015年开始,共实施苗族整族帮扶项目64个,覆盖11个少数民族村,完成投资41344.39万元,其中苗族整族帮扶项目29232.98万元。在12个村35个村民小组实施浦发滇西边境片区扶贫投资发展基金苗族整族帮扶项目64个,累计完成投资41761.40万元。

  昌宁县始终注重综合施策,在实施苗族整族脱贫中注重长短结合,既保障当前脱贫需要,又满足苗族地区长远发展需求。具体做到“六个狠抓”,即狠抓项目建设,持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苗族地区基本实现道路全部硬化,农村电力和安全用水有效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狠抓产业扶贫,不断筑牢“脱贫致富根基”,新增苗族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个,种植坚果3000亩,种植糯橄榄1050亩,种植中药材550亩,新植桑园2000亩,发展养殖基地8个、养殖大户达200户,核桃投产面积达11750亩,实现苗族同胞产业覆盖率100%;狠抓教育扶贫,着力阻止贫困 “代际传递”,新建(改扩建)苗族聚居地区学校用房3235平方米,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巩固率达98%以上;狠抓健康扶贫,确保群众“病有所医”,新建(改建)卫生室360平方米,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政策,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压力;狠抓住房保障,做到“住有安居”,2015年以来,苗族同胞共易地扶贫搬迁192户972人,所有搬迁对象均已搬迁入住,209户苗族同胞纳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安居房改造全面完成;狠抓基层基础,发挥党建领航“最大效应”,不断夯实“支部+”基础,创新“支部+”模式,发挥“支部+”“党员带”和“人才带”的作用。

  昌宁县始终把实现苗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村庄治理,加强环境保护,在推动苗族地区人居环境改善取得新成效的同时,筑牢苗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基础。建成新型苗族特色社区3个,建设农村垃圾焚烧炉57座。始终把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突出文化发掘,强化历史承袭,共培养苗族文化传承人30人,建成中型苗族文化活动广场3个,年均举办苗族节庆活动4场次以上,“苗族服饰”市场化开发初见成效。始终把主体素质提升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突出移风易俗,强化社会治理,形成苗族地区社会治理方式形成政府治理和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格局。

  下一步,昌宁县将在乡村振兴上再发力,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苗族地区整族脱贫质量,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村村有发展前景。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吴再忠 摄影报道

顶: 6821踩: 42651